產(chǎn)品中心
植物介紹:
從豆科苦參屬的植物苦參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。其原材根部質(zhì)堅韌,斷面粗纖維性,黃白色。氣微,味極苦。苦參為豆科苦參屬的植物。別名:苦骨、地槐、水槐、菟槐、驕槐、野槐或白莖。分布于俄羅斯、日本、印度、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南北各省區(qū)等地,生長于海拔1,500米的地區(qū),多生在山坡、沙地、草坡、灌木林中及田野附近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。
落葉半灌木,高1.5~3m。根圓柱狀,外皮黃白色。莖直立,多分枝,具縱溝;幼枝被疏毛,后變無毛。奇數(shù)羽狀復葉,長20~25cm,互生;小葉15~29,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,長3~4cm,寬1.2~2cm,先端漸尖,基部圓,有短柄,全緣,背面密生平貼柔毛;托葉線形??偁罨ㄐ蝽斏L15~20cm,被短毛,苞片線形;萼鐘狀,扁平,長6~7mm,5淺裂;花冠蝶形,淡黃白色;旗瓣匙形,翼瓣無耳,與龍骨瓣等長;雄蕊10,花絲分離;子房柄被細毛,柱頭圓形。莢果線形,先端具長喙,成熟時不開裂,長5~8cm。種子間微縊縮,呈不明顯的串珠狀,疏生短柔毛。種子3~8顆,近球形,黑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7~9月。
活性成分:
含苦參堿(matrine)、氧化苦參堿(oxymatrine)、羥基苦參堿(sophor-anol)、N-甲基金雀花堿(N-methylcytisine)、安那吉堿(anagyrine)、膺靛葉堿(bap-iifoline)、脫氫苦參堿(sophocarpine)、d-異苦參堿(d-isomatrine)、苦參啶(kurarid-in)。去甲苦參酮(norkurarinone)、苦參啶醇(kuraridinol)、苦參醇(kurarinol)、新苦參醇(neo-kurarinol)、去甲苦參醇(norkurarinol)、異苦參酮,另含芒柄花黃素(formononetin)。
朗林生物專業(yè)植物提取物團隊為您提供優(yōu)質(zhì)的20% 苦參堿 & 氧化苦參堿苦參提取物,為您保駕護航。
從豆科苦參屬的植物苦參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。其原材根部質(zhì)堅韌,斷面粗纖維性,黃白色。氣微,味極苦。苦參為豆科苦參屬的植物。別名:苦骨、地槐、水槐、菟槐、驕槐、野槐或白莖。分布于俄羅斯、日本、印度、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南北各省區(qū)等地,生長于海拔1,500米的地區(qū),多生在山坡、沙地、草坡、灌木林中及田野附近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。
落葉半灌木,高1.5~3m。根圓柱狀,外皮黃白色。莖直立,多分枝,具縱溝;幼枝被疏毛,后變無毛。奇數(shù)羽狀復葉,長20~25cm,互生;小葉15~29,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,長3~4cm,寬1.2~2cm,先端漸尖,基部圓,有短柄,全緣,背面密生平貼柔毛;托葉線形??偁罨ㄐ蝽斏L15~20cm,被短毛,苞片線形;萼鐘狀,扁平,長6~7mm,5淺裂;花冠蝶形,淡黃白色;旗瓣匙形,翼瓣無耳,與龍骨瓣等長;雄蕊10,花絲分離;子房柄被細毛,柱頭圓形。莢果線形,先端具長喙,成熟時不開裂,長5~8cm。種子間微縊縮,呈不明顯的串珠狀,疏生短柔毛。種子3~8顆,近球形,黑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7~9月。
活性成分:
含苦參堿(matrine)、氧化苦參堿(oxymatrine)、羥基苦參堿(sophor-anol)、N-甲基金雀花堿(N-methylcytisine)、安那吉堿(anagyrine)、膺靛葉堿(bap-iifoline)、脫氫苦參堿(sophocarpine)、d-異苦參堿(d-isomatrine)、苦參啶(kurarid-in)。去甲苦參酮(norkurarinone)、苦參啶醇(kuraridinol)、苦參醇(kurarinol)、新苦參醇(neo-kurarinol)、去甲苦參醇(norkurarinol)、異苦參酮,另含芒柄花黃素(formononetin)。
朗林生物專業(yè)植物提取物團隊為您提供優(yōu)質(zhì)的20% 苦參堿 & 氧化苦參堿苦參提取物,為您保駕護航。
歡迎垂詢 / INQUIRY
sales@naturalin.com
座機:0731-84832532 





